城乡融合推进县域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2024-05-10 7430
核心提示:日前,教育部在江苏南京召开2024年教育督导重点工作部署会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引导各地将义

日前,教育部在江苏南京召开2024年教育督导重点工作部署会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推进会。会议指出,要引导各地将义务教育发展的重点转移到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上来。

长期以来,乡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短板。为补齐乡村教育短板,党和国家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发展,从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到城乡教育基本均衡,义务教育发展不断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需要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县域城乡教育融合发展上发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凸显统筹谋划、以城带乡、协同发展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理念,科学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信息化。

县域城乡教育融合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县城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扩大少年宫、科技馆、图书馆等县城教育资源开放,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县城教育资源的育人作用。借助县城优质学校和优秀师资,城乡协作开展课程开发和教学创新,设计、开发和实施反映当地文化特色、学情特点、资源禀赋的区域课程、特色教学,满足城乡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设立县域师资培训、研修基地,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公开课、影子培训等形式,促进城乡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城乡教师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

科学实施县域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调整,是县域城乡教育融合的重要内容。这既是满足学龄儿童就近就学的需要,也是满足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需要。县域乡村小规模学校的布局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学生数量、教育资源、经济水平、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做好系统性、前瞻性布局。开展学龄人口数量与分布状况动态监测工作,及时了解县域小规模学校的分布情况、发展现状,尤其是学龄人口的动态变化,为布局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动态数据,合理确定调整的原则、目标和节奏,科学制定县域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县域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要合理配置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实现教学条件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县域乡村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是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城乡教育融合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寄宿制学校多建在农村,但随着农村人口流动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大量农村学生选择在中心乡镇、县城就读。推进县城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关涉到城镇学校发展,更关系到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为建设好寄宿制学校,要明确县域寄宿制学校的基本设施标准、教学条件标准、师资配备标准等,完善办学条件。同时,还要发挥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优化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活动,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结合寄宿制学校功能定位与特点,也要加强寄宿制学校科任教师、班主任教师、生活教师、安保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升教职工队伍的专业素养、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现代信息技术是促进县域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为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智能辅助教学。师资力量是乡村学校教育的短板,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一短板。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智能化的教学工具和平台,支持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优化和教学过程监测,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和认知方式等个性特点,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目标、内容和活动,提供个性化、接续性、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教育管理的信息化、高效化和智能化,提高县域教育管理效益,促进教育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教育质量。

(于海波,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教育报

(原文: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8634707741199624&wfr=spider&for=pc文章来自转载,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予以删除)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教育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教育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注册流程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